在此轮疫情防控的挑战中,市东医院眼科所有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主动请缨,逆向而行,历经110个日日夜夜,从光明使者变身全能战士,在新的岗位上展现了责任与担当。
两个月,核酸外采140多次
3月13日,院里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核酸外采任务,眼科的医护人员纷纷报名,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正确进行鼻、咽拭子采样及隔离服的穿脱。经历过凌晨出征、挑灯夜战、瑟瑟寒风、烈日当空,以周育、徐惠娣、张云、陈志斌等多名医技人员为主力的外采团队克服万难,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眼科累计派出核酸采样人次多达140次。
年龄最大,却也最积极
李蓉是眼科年龄最大的护士,但她也是第一位报名参加隔离点工作的人。在隔离点,李蓉每天负责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核酸采样,接听客人电话,订餐,如发现阳性患者将进行5件套采样工作。
隔离点从4月5日开始改收阳性患者,阳性患者保有量最多时高达700多人,每次采样完毕,李蓉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了一遍又一遍。她说,“每次送走核酸转阴人员的喜悦之情,都成为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从零开始摸索,一路“打怪升级”
一个隔离点,就是一座“抗疫堡垒”。医生王倩临危受命,承担起了一集中收治隔离点负责人的重任,开始了从零摸索的学习之路。身兼数职的王倩,拿着对讲机指挥安排患者的入住及转运,处理着各种的棘手问题,将温暖带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在长达73天的工作时间里,隔离点共收治阳性患者400余人,王倩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优化流程,带领着团队有序完成所有工作,做到医务人员零感染并顺利完成了隔离点的关舱任务。
发挥专业优势,同心抗击疫情
陶锐不仅是名严谨认真的眼科医生,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和眼科医生刘修铎主动报名参加第一批方舱救治医务人员。接到出发命令后,两人立刻简单收拾了行李,踏上去往方舱的征途。方舱医院里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员进出,曾有一位今年备战高考的女孩独自前来隔离,看着情绪不佳的女孩,陶锐便做起了她的知心姐姐,每天都会和她通话安抚她的情绪,直到她转阴安全出舱。在送走了1779人转阴出舱人员后,陶锐又奔赴了下一个征途。
方舱关舱后,陶锐又主动报名隔离点的工作,这里都是一些常年卧床、认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因密接而被隔离。考虑到老年人的全身情况较差,需要每天密集巡视查房,陶锐医生亲自给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对症处理病情,事无巨细地照顾着每一位老人。在抗疫工作中,陶锐还发挥自己专业特色,及时救治了多位被紫外线照射后造成电光性眼炎的隔离点工作人员,避免了因眼疾治疗不及时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
自市东医院成为新冠治疗定点医院后,眼科主任赵婕带头报名,医生陆庆、孙钰、陈孝霞、陈志斌、刘修铎,护士许海虹、陶磊,与兄弟科室一同参与了多轮新冠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从死神手中“夺回”患者的生命。
作为定点医院9病区组长,赵婕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每天早上她都第一个出现在岗位上,遇到病人突发急症,她亲自出面组织相关科室紧急会诊,第一时间来到患者床旁了解情况。一肠梗阻患者出院的时候,赵婕还手把手培训养老院护工,叮嘱做好后续康复工作。护工激动地说:“能够遇见您这样的好医生,是患者和家属的福气,也是我的荣幸。”
疫情以来,市东医院眼科所有医护人员变身全能战士,逆行出征,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强堡垒。
转载请注明:imtoken钱包下载_imtoken钱包手机端下载_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 » 【imtoken钱包2.0下载】他们是光明使者,也是抗疫一线的“全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