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
设立于2006年,
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办,
今年的主题是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你知道吗?
罗泾十字挑花技艺,
是宝山罗泾镇传统民间艺术,
2007年入选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项技艺有着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特色,
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年,在宝山文旅的指导下,
宝山区图书馆联合
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宝山区作家协会
共同开展非遗绘本《金绣娘》的编辑出版工作
如今,这本绘本将很快与大家见面啦,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主创人员的心声——
为我们热爱的古老技艺
和精神传承做点事(一)
写在非遗技艺传承绘本
《金绣娘》出版前夕
吴斌荣
七年前,因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工作的缘故第一次去宝山民间艺术博览馆。时任馆领导陪着里里外外走了一圈,光影声响交错里展品琳琅,各有其韵。通道一隅,一个小小的玻璃展柜,安静展陈着几块本白色方形土布的帕子,布面中央、四角绣朴素、对称纹样,配色淡雅。
这帕子连同它的滚边、挑绣整体呈现一种江南独有的美,一种乡村独有的美,一种女子独有的美。糙却洁净,写意不写实,灵巧不咋唬。身旁的人见我驻足,便介绍说:“这是我们宝山罗泾的非遗,十字挑花。”语气中带着和我内心一样的欣赏、喜爱之情。
至此,罗泾和十字挑花这几个字便扎进心里头了。往后,若再去馆里,总要去那个展柜看一眼,或是拖着朋友过去观赏我喜欢的这几件十字挑花作品。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十字挑花技艺真正厉害之处,只被它的外观迷住。
多年的、连绵不绝的喜欢像一罐封缸的酒,无声地沉淀,慢慢地发酵,终有一日成为更具体的、出乎意料的甘醇,香四溢。时隔六年,一项为宝山非遗技艺编辑出版绘本的工作交在我的手上。第一轮,两本。
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锁定罗泾十字挑花和罗店划龙船习俗。前者此时已位列上海市非遗,后者是国家级非遗。我那份炽热的喜爱,终于有机会被释放和疏导,甚至能为它做点什么了。
循着曾应一勺文化邀约为嘉定建县800年写非遗故事、和插画师王笑笑创作出非遗绘本《米蒸糕和龙风筝》的经验,我清楚在古老的事物中寻找当今的价值点是挑战,但也是最有趣和最有意义的。并重的,是绘本创编和出版团队的组建。
这两点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否如愿将非遗技艺和传人精神通过图画书这种纸质媒介留存下来并传播到读者中间去,能否让那个故事、那些语言文字、那些画面通过一次次的翻页、一遍遍的讲述,为大小读者所喜爱,被人们记住,进而吸引他们想去作进一步的探究和尝试,甚至有缘续接成为非遗传承的一份子。我相信,故事里的某个人物或某个情节,书上的某一段文字或某一个画面,具有启发和激发人们对一片土地、一项技艺、一种精神最深厚宽广情意的力量。
像是被天地之神眷顾了,很快我们顺利组建起一个创编班底,气质对路,阵容豪华。包括最好的集写作和插画能力于一身的作者,最好的童书编辑,最好的设计师,最好的合作出版者等。这些人才华横溢,经验丰富,在各自领域享有声名。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很好看,都爱孩子,都对非遗文化充满敬重、怜惜和热爱,都相信美的力量。
先是实地采风。去罗泾,踏上那片土地;去拜访晓蓉,十字挑花的传承人;去了解十字挑花技艺的所有细节和诸多讲究,触摸大量的绣品。充分地看,充分地问,充分地发现,充分地感受,充分地采集和搜集。
再是交流“最打动你的点”。这一部分非常个性化的,难以预设,不期待达成共识。团队中每一个到现场的人都坦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角度。把那些印象深刻的、最被打动的、最想去表现的描述出来,并毫无疑问地把取或舍的决定权交给作者本人,帮助他支撑起未来整个的叙事和场面。
之后,作者投身创作。她年轻,自由,专注,好钻研。她用色大胆浓烈,造型稚趣夸张,无拘束。这些是我当时对她发出邀请的重要原因,她的所有特点都很好地对应和弥补了十字挑花技艺进童书的薄弱点。她查阅了大量史料,跟着非遗传承人晓蓉学习走针,不断请教她关于纹样、风俗方面的说法。渐渐地,写一个为罗泾“非挑花不能用”三百年习俗作背书的传说故事、串联起十字挑花的现在和未来,成为作者美好的发心和创作立场。十字挑花“正面十字交叉、背面一字垫点状整齐排列”“看到什么就挑什么,挑出来像什么就叫什么”“心中有形、眼里有活、手上有工”的厉害之处都被巧妙揉捏进故事和画面里。《金绣娘》的故事文稿修改了十七八稿不止,凸显朗朗上口的民谣风格。画稿更是,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听取意见,不断地做尝试,封面、封底、每一个跨页、每一个细部都拿出来细细抠,都花时间,花心思。
前后差不多一整年的时间,如今《金绣娘》的本子已进入出版后道程序,很快就能和读者见面。与之相辅的,还将有罗泾十字挑花和四喜风糕非遗技艺传承绘本《金绣娘》画稿展、舞台亲子互动短剧和儿童版绘本剧的排演等相继推出。
我们希望吃苦耐劳、潜心钻研、心灵手巧等中华传统美德和高贵品质能通过《金绣娘》这个故事、这本绘本、这些展、这些排演而受到更多人、更多家庭的重视,让我们身边具有这样像金子一般熠熠生辉品质的人受到尊崇和仰慕。这是我们认同和积极付诸实践的大传承!
吴斌荣
宝山作协副主席、作家、
独立编辑、儿童问题研究者
罗泾十字挑花
是先民们在劳动生活中积累经验与智慧,
于手工技艺中被抽象成为审美。
期待这本新绘本能将古老技艺带入当下生活,
让更多人发现宝山非遗之美。
转载请注明:imtoken钱包下载_imtoken钱包手机端下载_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 » 【imtoken手机app】这项宝山非遗技艺要出绘本啦!先来听听主创人员怎么说——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