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6月11日报道:今天是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上海健耕医药联合赞助的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新苗助学公益项目”正在进行中。该公益项目聚焦器官移植术后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始终坚守公益的初心,为器官移植新苗宝贝提供公益助学金和公益奖学金。
对于本次协办“新苗助学公益项目”,健耕医药高级副总经理杨晓岚表示,“很多经历器官移植后的青少年,生活都很不容易,我们希望借助公益项目,帮助更多器官移植术后的青少年儿童完成学业,让他们带着感恩、乐观的心态继续生活。同时,我们也期待此次公益行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器官移植的关注,带动更多行业伙伴加入此慈善项目,助力健康中国2030。”
据了解,“新苗助学公益项目”在2021年1月正式启动,共入组48位器官移植的儿童,合作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5家医疗机构。
针对本次公益行动,杨晓岚透露,“‘2022新苗助学公益项目’将持续扩大规模,计划新增38名的小学生、20名中学生、8名大学生助学金名额,同时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也将联合腾讯公益,小米公益、支付宝公益等公益平台,希望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帮助更多的患者。” 健耕医药自2015年与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分阶段签署了总计3,252,000元的捐款协议,其中2021年倡议“新苗助学公益项目”并签署了定向捐赠600,000元的捐赠协议用来帮助移植儿童完成学业,圆孩子们的一份求学梦。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概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为1∶20至1∶30。其中,我国每年约有1500名青少年、儿童接受器官移植手术重获新生。杨晓岚透露,“目前,国内的器官移植主要是心肺肝肾四大器官,其中,肾脏移植和肝脏移植数量最多,肝脏移植基本上占到每年所有器官移植数量的30%-35%。”
作为“世界最好肝移植中心”之一的上海仁济医院,自2006年开始已完成2693例儿童肝移植手术,连续8年位居全球单中心儿童肝移植数榜首。仁济医院儿童肝移植病区罗毅主任表示,“我国大部分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儿童原发病都是胆道闭锁,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胆道闭锁发病率约为5000分之一,也就是每年有近3500至5000个患者,但实际我国每年儿童肝移植约1000例左右。”
此外,罗毅主任还透露,“我们中心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两岁以内的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一年生存率94%,五年生存率91%,十年生存率89%左右,但国际上报道接受肝移植后生存最久的孩子已经有30余年了,已正常结婚生子。”
针对“患者手术后是否会复发”、“患者手术后多久能够恢复”等问题,罗毅主任表示,“虽然大多胆道闭锁患儿都需要做肝移植,但这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像肿瘤一样复发,一般来说,患者术后半年就能恢复健康,但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抗排斥药物和随访。”
本次获得公益帮扶的患者家属李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确诊胆道闭锁,后来在上海仁济医院完成了肝移植手术及后续恢复治疗。现在孩子9岁了,正在青浦区徐泾镇上小学,这次非常感谢健耕医药和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能够切切实实帮助我们,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减少了一些我们的负担。”
转载请注明:imtoken钱包下载_imtoken钱包手机端下载_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 » 【imtoken手机app】聚焦器官移植术后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新苗助学公益计划助力患者圆求学梦